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自信看潮连①|潮涌大江,千年绿岛聚人才!

蓬江发布 2021-06-01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开栏语:

三月的江门,春和景明,生机盎然。

3月30日,位于蓬江区潮连街道的江门人才岛项目,被作为省重点项目和粤港澳大湾区首批重大项目动工——千年古岛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掀开书写时代华章的崭新一页!

历史选择了潮连岛!

在江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践行省有关深化人才战略的行动中,江门人才岛概念应运而生,并从概念走向现实:

2016年12月8日,江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着力打造江门人才岛的战略部署,明确定于潮连岛进行开发建设。

2018年9月,江门人才岛项目环岛项目示范段开始建设。

2019年2月,江门人才岛项目列入201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并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纵横时空里,为什么选择潮连岛?其承载“人才岛”大任的底蕴和力量何在?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

携此课题,我们走进这个面积仅12.68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翻阅其千年过往,拾缀其尘世点滴,感知其脉动起伏,诠释其时代责任。

即日起,江门日报推出“文化自信看潮连”系列报道,深度挖掘找寻潮连岛的人才基因和文化密码,向广大读者梳理呈现这块千年璞玉的底蕴精华所在。蓬江发布及时转载,敬请垂注。

潮涌大江 千年绿岛聚人才


潮连位于珠江三角州的西南面,江门市区的东北部,东部与中山市古镇镇、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隔江相邻,西南与江门市区隔水相望。从地理特征来说,潮连是西江流域的一个小岛。从行政建制来说,潮连是江门市蓬江区下属的一个街道,离市中心仅5公里,面积12.68平方公里,江岸线长约17公里。


潮连是西江流域的一个小岛。资料图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新会县区域一览》便有潮连,当时已有姓氏居住。据说是由于此岛四面环水而潮汐相连,故称潮连。


宋代称“潮连山”,是“私盐槽船入广路,及海寇藏泊劫掠地头”,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置“潮连寨”(见《宋会要辑稿》)。元朝也在此设“潮连寨”,置巡检官一员。明、清两代设潮连巡检司,管辖归德、中乐、华萼3都,管辖地域包括今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全部,以及会城的都会、奇榜、江咀一带。



历史长河里,风云变幻中,潮连一隅也饱经沧桑,写下一页页浓墨重彩的篇章。近千年来,原住民与宋代移民交融共进,在这个江中小岛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开辟出一片天地,近代以来在侨文化的回流兼容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性格和气韵风华,成为江门文化、港澳文化基奠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梳理1947年《潮连乡志》和2014版《潮连志》,记者惊讶地发现,潮连的历史浓缩起来,就是一部潮连人民与台风、水患、瘟疫、旱灾、饥荒、社贼、流离等苦痛搏斗的发展史、团结史、奋斗史。同时,在沙田开发、建祠敬祖、兴学办社、整治堤围、修桥铺路、游子寻根中日渐成长,使昔日孤岛变成今日明珠。


01

底蕴深厚的祠堂文化

祠堂,既是氏族精神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有着强烈的历史感、认同感和凝聚力,是后世子孙一条永远走不完的乡恋之路。


潮连初开,地广人稀。南宋时期,南雄珠玑巷移民南迁至这个西江上的海岛,各姓始祖方开村立族、辟土为田,在这里落地生根,世代繁衍。安定之后的各氏族,为尊祖敬宗而建祠立庙,为光宗耀祖而做匾,为熏陶子孙而挂联,为追溯世系而修族谱,世代沿袭。



潮连目前仍保留有祠堂68间。李冠宁/摄


潮连祠堂的建造亦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清时期。1487年,卢氏宗祠修建始祖祠,祭祀始祖龙庄公,1508年,终建成三间三进的家庙式祠堂。此后,宗族内部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各房支派又纷纷修建分支祖祠,祭祀各自房派的祖先,支派后裔入仕为官,其所属分支祠堂往往改为家庙。


位于潮连岛上的区岳伯大宗祠。图片来源网络


据1946年的史料记载,潮连岛上曾建有卢、陈、区、潘、马、钟、朱、何、李、梁、宋、曹、孙十三姓氏大小祠堂136间,其中有4座家庙,分别是名宦家庙、封圻家庙、陈氏家庙、方岳家庙,目前仍保留有祠堂68间,是五邑地区甚至珠三角最为集中的祠堂群。潮连祠堂的建筑十分考究,一般都釆用轴线对称布局,其院落大多为二进到三进,偶尔有单座或四进。祠堂一般由大门、屏门、走廊、明楼、中堂、后堂等组成。


图片来源网络


潮连的这些祠堂以其数量最多,密集度最高,形态最多样,保存最完好,构成了独特的祠堂群,是潮连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研究岭南文化,特别是五邑地区古代宗族社会的“活化石”。


02

盛大的传统民俗庙会

翻阅《潮连志》,我们总能看到每年农历二月十三举办“洪圣龙王菩萨”出游或洪圣诞活动的记载,这就是潮连街都会开展的别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活动——洪圣庙会。


洪圣庙会人气火爆。胡雪玲/摄


该活动始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洪圣殿立庙。庙会有祭礼仪式(祭海、洪圣龙王出巡的祭礼);打樵(十年一次);抢水陆炮;摆“迓圣”;洪圣龙王出巡,伴随洪圣龙王出巡的还有舞龙、舞狮、做大戏、武术、飘色、民间歌舞、八音锣鼓队、仪仗乐队等巡游表演。



四百多年来,庙会的活动项目、程序、仪式已形成传统习俗,传承至今,远播海外。发展到当代,洪圣庙会形成了地方政府倡导公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民众热心参与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至2018年的20多年间,共举行了洪圣诞联谊和庙会17次,每次的活动都得到海内外乡亲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庙会当天,旅居海外的乡亲,社会各界人士及珠三角的信众们纷纷集中潮连,整个潮连岛张灯结彩,炮竹齐鸣,热闹非凡,每次从岛外前来贺诞看庙会的人数多达数万人。


曾卫真/摄


2013年,洪圣庙会被列入江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18年5月12日,洪圣庙会成功入选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洪圣庙会之外,潮连还活跃着750多年历史的艺术精粹潮连纱,一整套以武术为功底、以舞蹈为表现的潮连芝山纱龙等民俗文化,成为西江文化带上地域印迹鲜明的民俗文化重地。


03

以不识字为羞耻

崇文重教,是潮连岛民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自发内生动力。也正是这股力量,使得今天的潮连肩负起人才岛的使命,具有水到渠成的人文基因和基础。


据载,潮连在宋代就出现私学;明清时期,朝廷下令乡村设立社学即古代学校遗制,潮连即有相关社学。清朝末年,取缔科举制度,潮连各村掀起兴办学堂之风,自此岛上学风大盛。首先在卢边卢氏宗祠兴办了第一所学堂——卢溪学堂,直到民国十年停办。民国14年春,潮连人创办富冈小学,后更名德馨小学,并开设分校,即后来的肇基小学;后又有巷头芝山大冈陈氏家族联合在大冈东皋祠内创办贻燕学堂,后解散分为绍礼小学、永思小学、敬义学校等。史载1906年—1947年间,潮连人相继办起21间学堂。




《潮连志》记载:学校经费来源多为公偿田租金、渡江码头收费提取和私人赞助,每校学生多的百余人,少的几十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有私人赞助的义学如公善堂义学、德馨平民义学、潮连义学等,专门帮助贫民子弟入学,免费读书三两年,便立业谋生。



潮连在“义学”(潮连孔夫子庙)举办传统“开笔礼”。张晓瑜/摄


后社会风气开明,女子也入学读书,以不识字为羞耻,家庭环境稍微富裕的青年还走出小岛,到粤港澳地区继续深造,造就不少英才。同时,因为文化的积淀,潮连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礼仪之乡。


2012年起,潮连在“义学”(潮连孔夫子庙)复办传统“开笔礼”,朱砂启智,文化遗典在一代代学子中得以传承。


04

撑起精神脊梁的荟萃人才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潮连从古以来,因为崇文重教的传统,历代人才辈出,人文荟萃,贤能聚集,群星璀璨,汇聚成为潮连的精神脊梁。


据《潮连志》统计:宋代出进士2名,明代出进士6名,清代出进士14名;宋代以来出举人近150名;明宣德年间——1980年,潮连籍军界将领有40人;从甲午海战到广州起义,从省港罢工到淞沪会战,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潮连籍近代保卫祖国参战人员50多人;近代,毕业于海内外著名高校的潮连学子更是恒河沙数,1955—2008年潮连籍国内外院士6名;1950—2012年潮连籍博士、硕士61人……


周恩来总理的秘书李少石是舜举李公祠的后人。资料图


悠悠岁月,名人辈出:宋有朝议大夫马唏骥,明有江西左参政区越、刑部主事李翔,清有吉林巡抚陈昭常和督办四省粮食的卢朝安。革命时期有周恩来总理的秘书李少石,近代有植物学家陈焕镛,而在医学界则有蜚声中外的我国胸外科鼻祖区惟立以及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卢光启,文艺界有经典电视剧《大地恩情》主题曲的词作者卢国沾……


05

众志成城建潮连大桥

商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潮连,因水而兴,一度成为古代水路通商要地,风生水起。据《广府之滥觞——广东商帮与一位德国学者的评述》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潮连商人卢继恪,“独通商高州,驯及南洋诸埠,来往于南洋者凡数十艘。……共余别种商业,不胜偻指。”潮连,渐渐成为商船、洋船停泊的驿站和出发地。道光年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商船,潮连船队十占其一,组成了广东商帮的重要部分。


1993年,潮连大桥工程奠基。资料图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基本政策后,全国步入了大力发展经济的新征程中,潮连也来到了新的历史方阵。


然而,在珠三角阔步向前的同时,进入上世纪90年代,潮连却始终受陆路交通不便的制约,在引进外商、外资、外企等方面成效甚少,全镇干部群众深感孤岛之苦,焦急万分。



1990年,潮连提出要将制约潮连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打破,建造潮连大桥被摆上议事日程。潮连开拓思维,提出“以地建桥,以桥引侨,以侨引资”的建桥方针,引起岛内外共鸣,终于在1993年奠基,1996年建成长1505米的潮连大桥,结束了潮连千年孤岛的历史,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潮连大桥造价1.26亿元,以潮连人自力更生为主,人均负荷一万元。潮连干部群众、港澳台和海外乡亲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谱写了一曲壮美的时代赞歌。


 结语 


连接前世今生的宏大祠堂建筑群完好保存,明代以来洪圣诞庙会至今依然在延续,即使在战乱中也不曾停歇的办学“倔劲”,依托水路交通优势兴起璀璨的商旅文明,人民凝心聚力建起打通孤岛的大桥。


祠堂文化、名人文化、华侨文化和民俗文化……一起搭建起千年潮连岛的文化架构,让这个小岛的历史文化记忆变得如此丰富、璀璨而独特。


接下来将推出“文化自信看潮连”之教育篇,敬请关注。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江门日报(记者/张茂盛,通讯员/张声华)(摘录了《潮连志》以及区泽榆、林福杰所著文章部分内容)


猜你想看

好消息!广西天等的名特优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来江门展销!价格美丽!

天等县领导到访蓬江区,双方深化协作携手打好脱贫攻坚战!

“蓬江村居欢乐送”成效初显!6名小学员不到一年掌握了钢琴演奏

喜讯!蓬江区新添四个创新工作室!它们分别是……





蓬江区委区政府官方微信

暖意用心 沟通政群 服务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